关灯
护眼
字体:

宝重妆华(5)

作者: 慕安图 阅读记录

红祟噗嗤一笑:“青耀君经常说些让人听不懂的,少主不必理会。习惯就好。”

“红祟姐姐好。”我冲她甜甜一笑,转头向另外俩人打了招呼,“夜王叔叔、白冥叔叔好。”

“不愧是名动大梁的蔷薇公主,胆识过人,气度斐然。”白冥夸完,夜王也笑着赞道,“少宫主聪敏有礼,与兄和睦,乃青宫之幸。”

“哪里哪里,过奖过奖。”我心里有些犯嘀咕,其实我对蔷薇的喜欢只是一般,是哥哥钟爱蔷薇,怎地最后却成了蔷薇公主,而不是蔷薇王子?

“咳!阿珩,将我们召齐单是为了与少主相见,还是另有他事?”

正在沉思中的我陡然一惊,茫然地看着青耀,后知后觉,原来他是叫阿兄的。

不晓得为什么……我身上的鸡皮疙瘩隐隐有崛起之势。忍不住打了个寒颤。

“诸位请坐。”阿兄待几人落座之后,先没说正事,“诸位所持金令借我一观。”

然后阿兄自己掏出两枚一模一样的圆形玉佩,白玉质地,剔透莹润品相极好。玉佩两面都是线条柔和的蔷薇浮雕,外廓并非闭合,而是有着恰如其分的起伏,雕琢的极为细致。

阿兄将四枚金令拼为一枚四角皆有小弧的令牌,看到令牌中间的圆形凹槽,我就晓得那两枚玉佩的用武之地了。

果然,两枚玉佩正好安嵌在令牌的正反面,严丝合缝。真是巧夺天工!也不知是哪位匠人的手笔,上面的纹饰也栩栩如生,精致流畅。

除了白玉上的蔷薇纹饰,青耀令所刻椒图,夜王令所刻角端,白冥殿所刻貔貅,红祟殿所刻狴犴。

“这两枚玉佩就是青宫令,可以调动青耀殿手下的青宫卫和其他三殿的各种资源。”阿兄将令牌拆开,还给那四人,将其中一枚玉佩交给我,“你以后就是青宫少主。”

“不过……”阿兄笑道:“少宫主权限受宫主监督。”

呵呵,我就知道没那么简单。

“那这少宫主当的有何意思?”

“只要别叫青耀殿所辖暗卫带着你到处乱跑,其他的都行。比方说,让暗卫帮你教训人,问白冥要银子使,找夜王打探你要打探的消息。”

“那红祟姐姐呢?”

“谁欺负你,就让红祟大刑伺候。”

……唔。

“阿珩,你这样是会教坏小孩的。”青耀凉凉地说。

“阿宝自来乖巧懂事。”阿兄与有荣焉地说,“无忧。”

“嘶……”青耀捂着腮帮子怪笑,“酸死我了。”

“彼此彼此。”我瞅着青耀,青耀不解,我哼笑道,“阿珩……是谁说的啊,好酸牙!”

“咳!”阿兄敲了敲我的头顶,“阿宝,好好说话。”

青耀哈哈大笑起来,余下三人看了看阿兄,面面相觑,神色都有些古怪,好像很尴尬的样子。

我满腹狐疑,抬头看向阿兄,发现阿兄脸色微红,着实有些纳罕。

青耀还在哈哈大笑,我以为他会笑到抽筋而死,他却止住大笑,淡淡地耸了耸肩,似笑非笑地瞧着我说:

“都是俗人,合该被世俗所缚,连你红祟姐姐这个变态都不能免俗。”

红祟怒瞪了他一眼,白冥在气氛变得凶恶之前赶紧岔开话题:

“宫主还未言明召集我等有何要事?”

“我和阿宝三日后要去京都为质,此去凶险,随时都得做好逃走的打算。青耀,你将青宫卫安排在从梁国至京都这段路上的每县之地,随时待命。你亲带能手至京畿之地,辋川对岸的桑林县以备接应。夜王,我在京都期间,梁国的消息你要随时传给我和青耀,派副殿至京都据点驻守。白冥,你照往常行事便可,继续输送各殿所需资金。红祟,你亦守司职。”说到这里,李珩掏出一封帛书递给她,“另外交给你一个任务,将这封信交给林家庶女林寄儿,她看完之后若有所求,只要无损四殿之利,尽量帮她。”

“入京都之后,我会去据点联系各殿人手,根据京都的情况而定,随时都会调整安排。”

阿兄做好安排,便让四位殿主先行离开,我问道:

“阿兄,这是什么宗门教派神秘组织?怎地将你拐去做他们首领?”

“巧合而已,有时间我慢慢告诉你。现在你累了吧,累了便先歇息。”

“真的没问题么?不会有什么企图和阴谋?”天上哪有掉馅饼的事?我有些不放心。

“别担心,此剑既落到我的手里,就算它有什么企图和阴谋又如何,至少现在它为我所用。”

阿兄微微侧头,“我会用它披荆斩棘,尽快拿到梁国。”

阿兄说的云淡风轻,仿佛无足轻重的闲话家常。

然而,我即便未曾经历那些阴谋鬼蜮争权夺利,也能从史书上窥得一丝残酷的真相。走在那条路上的人——谁不是脚下枯骨累累,血漫御阶?

阿兄他背负着我,将要走过那尸山血海,好叫我片尘不染。

我都知道。

“阿宝。”

阿兄突然开口,我抬头看他,带着天真无忧的笑。

“什么事?”

“哪怕是无意之间,也不要唤我名字。知道么?”

“唔……嗯!”

……没想到阿兄也有这么幼稚较真的时候。也是,长兄如父,怪我没大没小的,的确不该叫他名讳。

第三章

离开王都的那天,是个灰蒙蒙的阴天。夏季遇到这种天气,是要下不下,要晴不晴,连风也刮不起来。天气闷热,趴在树上的知了都叫的无精打采。

我也怕这种天气,“心静自然凉”的咒语也不好使。何况我的心这会儿并不平静。

我透过马车小窗上的纱帘回顾越退越远的王城,略略有些遗憾。

“怎么,舍不得了?”阿兄问道。

我扭头用食指和拇指比划了一下。

“就这么一点点的可惜,带不走往昔的光阴。不过宝贵的记忆在我脑袋里呢,还有阿兄,姜沫和葱白,我等于带走了整个梁国。”

阿兄将玉枕放在膝头,让我靠在上面,然后拿起团扇为我扇凉。

“辛苦的还在后头,你还是留些精神赶路。”

事实上辛苦的并不是我,而是阿兄。

天气越来越热,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晴空万里,水陆交替一通折腾,闷在车厢船舱都不好受。后来上岸,一直走的陆路,然坐车还不及骑马舒爽。但以我的身体肯定是骑不得马,就连在马车里,至京畿辖县,辋川对岸的桑林县城,一路也晕厥了四五回。日夜玄心,担惊受怕的阿兄不是累苦了,而是吓苦了。我每次醒来,看到他脸色比我还要白上几分。

“阿兄……?”我微弱的呼唤,将阿兄从呆愣的梦魇中拉回现实。

“这是哪里?”我发现如今所处,不是晕厥之前所在的马车,而是一间装饰华奢的寝卧。

没有等到回答,而是落入一个温暖而又单薄的怀抱,轻微的颤抖,像振翅的羽翼。

“没事的,别怕,你只是中了暑热。这该死的夏天,太热了而已。”

我弯了弯嘴角,阿兄即便吐露着诅咒的话语,也是那样轻柔,仿佛那不是诅咒,而是尘世间最动听的歌谣。

我反手拍了拍阿兄的背心。

“嗯,我知道。不过你还是松松手吧,我现在有点儿饿。”

过了好一会儿,阿兄才松开手,转头的瞬间垂下眼帘,背过我,对侍立一旁的姜沫说:

“将药粥端来。”

吩咐完姜沫,阿兄再转头看向我时已无异色,他将我扶起来,让我半靠在凭依上。

“这里是辋川之畔的桑林县,对面就是皇城所在,天子脚下。”阿兄从姜沫端来的食案上接过药粥,搅拌到适温,一边喂我用膳一边道,“国书中只言梁国世子入京。你暂且不要挪动,在这传舍修养,待我朝见过后,在京中安顿好了,便过来接你。”

我点点头,这样也好,免得阿兄一面应付京都的魑魅魍魉,一面还要分心看顾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