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孟(133)
彼时敌我难分,再剑拔弩张的时候也不是没有,严辞镜怎么会纠结这个?何况两人之后的纠缠早就分不清是缘还是孽。
语方知知道严辞镜不是小气的人,却也将计就计地当真了,道:“社节当日我以酒谢罪。”
谢罪是其次,语方知又道:“当日,我有话要告诉你。”
严辞镜问:“什么话?为何不现在说?”
病床前就想说了,语家仓库里被打断,再等等又何妨?
何况此时伞外细雨,虽朦胧如烟,但又颇有些阴冷,跟柔情蜜意哪有半点关联?语方知当然不乐意在这里说了。
“冷得很!我说不出。”
严辞镜突然握住语方知撑伞的手,把伞柄扶正:“伞是歪的,你没发现么?你肩头都被淋湿了,怎么不冷?”
语方知手动了动,想留住那一点不属于自己的温热:“雨越来越大了,我送你回府。”
“嗯,那走吧。”
街上早就空了,只剩下他们两人。
“伞又歪了。”
“没歪,你看错了。”
“换我打伞罢?”
“不行。”
作者有话说:
明天来看语方知表白
第69章 社节
小清进院的时候,语方知正趴在水缸边上,半个身子都探进了缸里。
腕带随手丢在脚边,袖子撸起,手臂伸进水中,眉眼鼻尖,连起落的唇线都漾在湿漉漉的水光中。
浮动的荷叶都被拂走,缸底堆着群受惊的金鱼,水面澄澈,映出一双满目春光的眼睛。
水声哗啦。
语方知突然坐直,扬起的水花溅了小清一身。
“少爷,您在干什么呢?”
小清抹了把脸,凑去看,只见语方知手里抓着一块剔透的白玉,正对着他的那一面上,海棠在怒放。
“原来是在洗玉,好看!”小清又转着脑袋去看背面雕的什么,结果语方知居然把白玉收起来了,小清撇嘴,“不给我看,我也猜得出!”
语方知啧啧称奇:“那你说说,背面雕的什么?”
“人!”
“还真是!”语方知乐,“猜得出是谁吗?”
这谁猜不出啊?小清打算给自家少爷面子,不明说,省得他恼羞成怒,话里有话道:“少爷,秋家姑娘派人来找你。”
秋汝之?“找我?做什么?”语方知把白玉收好。
小清觉得少爷还真能演,憋笑道:“秋家姑娘说,今年是秋家初次搭台,没什么经验,想让少爷去指点指点。”
语方知不大乐意:“都搭好了还指点什么?”
小清赶紧道:“秋家姑娘似乎还挺急的,晚上社节也快开始了,您不出去瞧瞧吗?”
“行,那我走一趟。”
小清小声嘀咕:“明明就打算去,装得还挺像!”
语方知:“说什么呢?”
“没!没什么……”小清嘻嘻笑,“少爷您就跟秋姑娘去吧!社节小清也要去逛逛的!就不陪您了。”
“神神叨叨。”
语方知出门就看见秋汝之在马车前等候。
语方知本想走着去,秋汝之非要他上车,语方知让人等了那么久也不好意思拒绝,结果上车才知道后悔。
秋汝之车里的熏香太甜腻,果茶他喝不惯,秋汝之也一直低着头,说话也小声,他觉得没趣,掀开帘子往街上瞧。
还真热闹!
沿街小摊拥挤,铺子都挂上了彩旗,食肆里的社饭香味飘出很远,天色渐暗,人群都往城中央的莲池台方向走去,寻常夫妻说说笑笑,中间牵着孩子,姑娘公子在人海中相视一笑,贪嘴的怀里兜满了糖串子。
语方知悠闲地看着,瞧见个人影。
“严大人!杜松杜砚也在。”
严辞镜听见有人叫他,循声往马车里看去,看见是语方知,淡淡笑着。
语方知问:“严大人也要去看戏么?”
严辞镜点头:“是。”
语方知将帘子掀开到最大:“我也去,要一起么?”
从小窗望进去,严辞镜看见车里还坐着两个姑娘,道:“不必,我随便看看。”
“语公子,路不挤了,马车要跑起来了,语公子小心。”秋汝之出声提醒。
语方知只好跟严辞镜说了声待会见,放下帘子,安生坐着。
严辞镜看着马车远去,转过头来,发现杜砚盯着买糖人儿的小摊芦发愣,杜松在小声数落他:“小孩子才吃糖呢!”
杜砚听不进,杜松拉他都拉不走,哈喇子都快掉下来了,严辞镜看笑了,从袖子里抓出两枚铜钱给摊主,让杜砚自己挑两个,杜砚笑嘻嘻的,选了一个孙猴子和一个唐僧。
杜松颇为苦恼:“大人,您不可以太迁就他。”
杜砚美滋滋地咬着孙猴子,唐僧塞进了杜松的手里,杜松不要,严辞镜笑道:“我们阿砚都把唐僧给你了,你还是闭嘴赶紧吃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