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晨曦载曜(又名:衣锦还乡后)(9)

作者: 灵琅 阅读记录

谨晨没有回答。

沐曦动了动手指——似乎有一滴温热的雨水滴落,砸在了他的手上。

接着,谨晨深吸了一口气,又缓缓吐出两个字:“傻子。”

招财进宝

人的记忆就是这样奇怪。

有些片段仿佛被印刻在了脑海里,回望时就像发生在昨日一样清晰——比如那年那天,少年宽而薄的背,和8月里的晨光熹微。

而有一些事情,却被岁月的流水冲刷,只留下了一个模糊不清的句点——比如那天之后发生的事情。

或许是因为整个事件的收尾,潦草而又仓促。

沐曦只记得,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,发现自己躺在卫生所里狭窄的病床上。

赵老太正抹着眼泪,紧紧抓住他的手,抓得他手指生疼。

谨晨不知道去了哪里。

后来沐曦问起,谨晨也只是笑笑。

那件事过后,距离开学的日子已经很近了。

沐曦也终于去了叔叔家一趟,怎么去的他已经记不清了,他只记住了叔叔为难的模样。

小旺村的小学,升初的对口学校在镇上。

旺东镇与明阳市分别在小旺村的两端,如果去亲叔叔家,势必要转学,还要让叔叔去和赵家交涉,办理一系列的领养手续。

谈何容易。

沐曦知道,叔叔自有他的难处。

最终,去叔叔家生活的愿望未能实现,所有的事情都回到了原点。

一切都像从前一样,什么都没有改变。

那个雨后夜晚的狂奔,除了引起邻里的几句议论,并未在小旺村激起任何波澜,也没能搅动一点小旺村的空气,水面依旧平静无波,仿佛一切未曾发生。

然而,看似波澜不惊。

却是暗流涌动。

矛盾未解决,压在心底,久而久之,便成为了惊涛骇浪的前奏与铺垫。

沐曦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。

好在,开学的日子很快来临了。

沐曦骑着自行车,驮着被子到了初中报道,用粮食去食堂换了饭票。

学籍注册时,沐曦突然说:“李老师,我想改名字。”

班主任李老师看着“沐赵材”三个字说:“现在改也不难……你想改什么?要家长签字的。”

“沐曦,”沐曦说,“晨曦,早晨的阳光,可以吗?”

当然不可以。

这句话是赵老太说的。

那个周末,沐曦回到小旺村后跟赵老太说了要改名的事,赵老太没问原因,直接拒绝了。

沐曦早知道会遇到阻碍,他问:“为什么不可以?”

赵老太嘴一撇:“想一出是一出!”

沐曦反驳:“我不是想一出是一出,我想很久了。”

两人争执不下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
沐曦心里烦闷,便在村子里四处游荡。

后来,他遇到了谨晨。

“晨晨哥,我想改名。”沐曦说。

“改吧,”谨晨笑了笑,“我早就想说了,我不喜欢你的名字。”

“我想叫沐曦……披上早晨的第一缕阳光,”谨晨小声说,“要监护人同意。”

谨晨一看就明白了,他嘴角泛起一抹狡黠的笑容,悄悄说:“我有办法。”

……

最后,这名字是改成了,可赵老太不知道怎么就知道了这事儿有谨晨一份,于是她跑到谨晨家门口,跳着脚骂了一上午,赵老太刚走,谨晨就被他爹胖揍了一顿。

沐曦听说后就跑到了谨晨家门口。

可谨晨爹正在气头上,不让沐曦进门。

后来,沐曦从谨晨家一侧的院墙外露了个头喊:“晨晨……”(请勿模仿)

谨晨揉着臀大肌走了出来。

沐曦的一张小脸上,嘴都咧到了耳根——替谨晨咧的,谨晨这样,看着都疼。

谨晨走几步,又“嘶”了一声站定了,他呲着牙:“不疼。”

沐曦继续咧着嘴,同时一脸愧疚:“我没有出卖你。”

晨、曦俩人组成了个“呲牙咧嘴”组合。

谨晨笑了起来:“我知道。”

两小无嫌猜,可是沐曦这名字刚改成,谨晨就被他爹限制了和沐曦的来往。

-

当时那个小镇的初中,住宿条件还没有得到改善,饮食住宿条件都很差。

宿舍是瓦房,大通铺,铺位不够,只能两个人挤在一张小小的床上。

食堂的馒头饭菜也总是一股哈喇子味儿。

同学们都盼望着周末,而沐曦慢吞吞地走到校园里,希望他的初中生活里,假期永远不要到来。

沐曦知道谨晨的爹不欢迎他,他已经不会主动去找谨晨了。

好在,赵二一如既往地不着家,这使得两人很少有见面的机会,也就避免了尴尬和冲突。

最初,沐曦的初中生活单调而又乏味。

每日里,除了学习和休息,便是木然地走在校园里,数着日子,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。

直到偶然间,沐曦听到了一个令他心动不已的词。

这个词像又一道曙光,让急于长大成人的他,看到了一线希望。

这个词就是——跳级。

那是同班同学聊天时,他无意中提到的。

当时,沐曦正像往常一样,在教室里埋头苦读,听明白了这个词后,他立刻就从教室里冲了出去,直奔班主任的办公室,迫不及待地问:“李老师,我可以跳级吗?”

李老师站起身,看着眼前这个双眼充满期待的学生,他推了推眼镜,犹豫着开口:“咱们学校这几年是有这样的学生,就是……”

就是,谈何容易。

赵老太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,沐曦确实如她所说,是个好材料,可是要成才,有成就,材料再好,也要一步步地打好地基,夯实脚下的路。

上一篇: 日落倒计时 下一篇: 月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