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阿昭(24)

作者: 素骨握金 阅读记录

容与月看见了他想要见的人。

人间京都的繁华,茶马古道千里疾行,塞外荒漠沙场漫天的穿云箭……

虚幻一切,如水漾波澜。

只剩下城楼之上,银色铠甲手持红缨长枪的少年将军。

容与月有些疯,眼神痴迷地看着镜中的人,失神呢喃,眼角渗出一滴泪,映在眸下血色泪痣上。

“殿下……”容与月低声唤道。

昭华疑惑看过去。

他抬头粲然一笑:“殿下,随我一起去看看吧。”

什么?

不待昭华出声询问。

天衍摄魂,发出的剧烈光芒让她眼前出现一阵眩晕,昭华皱着眉,被迫闭上眼睛。

数千年前,理朝京都,晋元城。

东元巷子,闹中取静,一条街上不是勋爵之家就是朝堂新贵。陛下前些日子钦点的少年丞相的府宅就坐落在东元巷子中。

清澈湖潭,精致小亭。

昭华再次睁开眼睛,就在湖潭旁边的一棵古树上。

无形无体,无魂无魄。

只有一抹透明的意识飘忽在这方宅院中。

“大人在担心边塞吗?”

湖潭中央的八角小亭之上,一位二八年华的姑娘娇俏妍丽,趴在八宝桌上问向对面的年轻男子。

那年轻男子叹息一声,凝目沉眉道:“如今这位将军系出于东南,调往西北边塞不过一年有余,且不说军中是否有不服众者,单单是熟悉西北军务和对于塞外的了解都不免令人心生忧虑。”

姑娘翘起了嘴角:“我西北军向来最听军令,绝不会出现军中混乱的状况。至于大人所说的塞外事宜,那就要看这位大将军的本事了。”

.

年轻男子转头的那一瞬,昭华看清了他的脸。

抹去了两颗艳色逼人的泪痣,君子持重端方,犹如玉质。

容与月。

只见,容与月含笑着摇了摇头,颇有些无奈地看向那姑娘:“清婉。”

“阿容,阿容。”清婉姑娘掂着脚,跑到容与月身侧,歪着头有些调皮道:“你何时去我张家提亲呀?”

“左右现下我阿爹现在闲赋在家,你若不赶紧些,我怕那位大将军吃了败仗,陛下又要重启我阿爹去往西北。西北的战事总要个一年半载,阿爹若赶不上他最亲亲的闺女的婚事,定是要伤心的。”

容与月无奈:“哪有姑娘家跑到男子家里,这般催嫁的。”

清婉姑娘哼哼了两声,很是不屑:“我是西北的姑娘,我喜欢的人就要赶紧抢到家里来。”

她扯着容与月的衣袖,小声又嘟囔了两句。

“阿容这般好看,晋元城的姑娘又不是瞎子,万一一个不小心被抢走了怎么办?”

“要快些藏到家里来才行。”

“胡说些什么。”容与月呵斥一声,却只见从容宠溺,没有半点要阻拦的意思。

昭华挑了挑眉,看着眼前的少年情深意切。

也不着急去寻出路,退出这镜中世界了。

容与月从提议萧疏已先用千面琉璃镜,再到将她拉入这镜中世界,还有先前他说出口的那一句话。

若是说他没有预谋,心血来潮,她是半点不信。

至于容与月到底要她看什么……

昭华也乐意他用应当付出的代价来换。

少年情切,清婉姑娘十日里有八日都呆在容与月的府邸中。

湖潭小亭,书房角几,后院马场……

小姑娘爱笑,扯着风筝线满院子的跑。

她无忧无虑,性子像风一样,最多有时会忧虑地想起来,催着容与月快些去她家中请期。

昭华有时候会跟在她身边,和她一起躺在草坪上晒太阳。

又听见小姑娘自言自语说不知道阿容何时才能把她娶回家呀。

昭华旁若无人的应了一声:“应当快了。”

她瞧见容与月几乎搬空了整个府邸去填这小姑娘的彩礼,甚至把自己也似真非假的写了一张卖身契填在聘礼单子中,落笔的买主就是眼前的小姑娘。

三书六礼,都过的差不多了。

瞧着,应当就在这两三日了。

天晴,风暖,宜下聘。

容与月今日休沐,带着红娘媒人,甚至请了一位宗室王爷随他一起去张家下聘。

聘礼是和圣旨一起到张家的。

张家收了聘礼,也受了圣旨。

边塞大败,清婉小姑娘的阿爹奉旨点兵,速往西北,援驰边塞。

请期也定了。

只剩下大婚。

这次换成了容与月三番五次的催,可是清婉就是要等阿爹回来在举行大婚,险些要退了聘礼。

昭华看着容与月书房里的边塞急报,和容与月一日比一日焦急的神色。

她想,这场大婚要没了。

“阿容,吾父受命于天子,于西北抵御塞外蛮族,乃我张家世代之使命,尽忠报国。然,塞外此次来势汹汹,阿父与胞兄清玺多日来了无音讯,清婉身为张家子嗣,断然不可能稳坐晋元。此去,若有归途,再谈其余诸般事宜。”

“阿容,清婉有愧。”

小姑娘披甲纵马前往边塞的那一日,昭华看着容与月坐在黑暗的书房中,沉默的坐了一夜。

天清日醒的黎明晦暗时分。

他烧掉了所有关于边塞的文书。

连他与张家的婚事也无人再提及半分。

春去秋来,年复一年。

次年夏,边塞终于大胜,却也只回来了一位身披银甲手持红缨长枪的少年小将军。

帝心大悦,大办宴席犒赏将士。

席间,小将军复命:“张家长子,张清玺。”

理朝的丞相坐在一旁,带着透不到眼底的笑,推杯换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