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绵(122)
有人给她写过情书,有人给她写过诗,但没有人给她写过歌。
半被迫地安静坐在那里,亲耳听见那样一首歌传进耳朵里的时候,感到一种很奇妙的情绪。
程嘉也偶尔抬眼看她,她都会无法控制地移开视线,怕被他目光里的东西灼伤。
含蓄又直白,好像在人群里捕捉到她,讲说,“这首歌的缪斯是你。”
夜色爬上天幕,光影渐暗,陈绵绵穿过炊烟袅袅、热气腾腾的人家,往自己的小院里走去。
身后传来声响,脚步声不疾不徐,程嘉也保持着一段距离,不远不近地跟在她身后。
没到能开口拒绝驱赶的距离,但也能让人感知到他的存在。
两个人不言不语,一前一后地走过夜色下的小径,回到院子里。
打开屋檐下的灯,陈绵绵摸出钥匙开门,忽地嗅到一阵香气。
抬眼望去,隔壁房间的门和窗都没关,灯光也是暖色,从窗户玻璃内倾泻出来,在屋檐下洒下一片带着暖意的光。
屋内还有咕噜咕噜的声响,鲜香滚烫的白色水汽从锅边往外冒,好像是小火炖着鱼汤。
正在陈绵绵不动声色地打量时,身后人从旁擦过,进了屋,将吉他放下,回身喊她。
“来吃饭么,陈老师?”
表情之正经,问句之礼貌,称呼之生疏,好像真的跟普通邻居一样。
欲盖弥彰,道貌岸然。
“……”
陈绵绵无言,忍住翻白眼的冲动,将钥匙插进冰冷的锁扣里,转动,进门,开灯,“砰”一声关上门,动作一气呵成。
力气没控制住,关上后的好几秒内,“砰”的声响还在屋檐下回响,连窗框都在隐隐颤动。
程嘉也站在隔壁房间的门口,眉尾往下压,完全抑制不住的愉悦模样。
啧了两声后,他把炖着鱼汤的锅盖揭开,然后探身去把另一扇窗户也打开,以此来让香味传得更远。
忙了一天,成效还不错。
下午周誉来电时,程嘉也正在用滚水烫新锅,摁了免提,随手放在一遍,问怎么了。
“你前两天说的那个事儿,给你办妥了啊,人换了。”周誉一边说,一边打呵欠,好像刚起,“你一天就给我找事儿吧,我爸都怀疑我背地里搞什么事儿了,怎么开始关注这些了。”
程嘉也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,当作听见了,对他后面紧随的抱怨视而不见。
他的声音太过遥远,隔着好一段距离传来,远没有水声清晰,周誉皱眉,“你在干嘛?”
程嘉也不答,意思是少管。要不是一时半会儿腾不出手来,他就顺手给挂了。
周誉在那头仔细辨认了一会儿,眉毛快要拧成一个问号,“?”
“你不会在做饭吧程嘉也?”
“你他妈变成男保姆了是吗?”
“滚。”程嘉也说,然后伸出食指,把电话挂了。
这会儿炖了近一个小时的鱼汤已经呈现白而浓的状态,完全看不出下午狼狈又忙碌的样子。程嘉也伸手关了火,晃到门口去,准备邀请陈绵绵来吃饭。
耳边还是刚刚她瞪了他一眼,然后飞快关门的“砰”声,眼尾不经意间挂了点笑意,但是刚走到门口,那点笑意就凝住了。
陈绵绵在自己房间里开了灯,起锅烧水,天然气灶台发出点燃的声响,然后手机铃声响起,她扫了一眼,接起。
“喂?”她边接电话,边倾身去开窗通风,顺手摁了免提,放在桌边。
池既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,透过刚打开的窗,同时落到两个人的耳朵里。
“最近怎么样?”他问。
“还不是就那样。”陈绵绵说,声音轻轻的。
窗户开了一半,室内能够通风就好,她收回手,把免提改成听筒,走回灶台前看水开了没有。
远离窗户后,通话的声音渐小,站在隔壁房间的门外,只能听见零星的一两句,比如“还好”、“才回家”、“准备吃饭”之类的日常寒暄。
程嘉也站在门口,看着她房间里透出来的冷色灯光,嘴唇紧抿。
第70章 黄昏晚钟5
陈绵绵边往开水里下面条,边结束前几句礼貌的寒暄,切到正题上来。
“你最近怎么了?”
池既很少不给她发消息。尽管她不一定回,但他平时挺爱联系她的,这回走了之后,竟然这么久都没有发过一句话,一看就是遇到麻烦的事了。
那边沉默片刻,声音略显疲惫,“就是论文的事。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,定稿后抽检,没过。”
“……啊?”陈绵绵有些诧异。
她知道南大会有论文抽检,但一般都是从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里抽,很少检查本科生论文。
她本来不是今年毕业,又远离学校太久,只模糊地记得抽检会很严,不过关的话,后果也很严重。
犹记当年隔壁系两篇博士论文抽检不合格,不仅被撤销学位,没能顺利毕业,院长还被约谈,撤了院里两个博士名额。
“那你是什么原因,导师有说吗?”陈绵绵问。
“……”那边沉默片刻,“说了。”
池既好像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停留太久似的,快速转开,“我在改了,你不用担心。今天打电话就是想问问你最近怎么样,还有我近期可能都过不来了。”
陈绵绵用筷子搅动着锅里的面条,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“没事,我挺好的。你顾好你那边就行了。”
“好。”池既应完,两个人陷入沉默,一时半刻都没话说。
“那就先这样…… ”
“绵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