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卧关山(225)
“再回头看一眼你阿父居住的地方,小明裳。”
母亲不再以柔和的中原官话和她对话了。踏出兵镇之后,母亲便换回了族中的
回纥语。
“你的阿父为了他的天子,要征讨我们的族人。要把我们驱逐出世代居住的呼伦神山和呼伦戈壁。”
“他先放弃了我们,我们便放弃他。”
“从今晚开始,你只是我阿支娜一个人的女儿。”
“你也生在十二月的满月之夜,小明裳。你带着长生天的祝福来到人世,我的族人都知道你。继承我的弯刀舞,你将是我族中下一任的萨满圣女。”
“愿长生天保佑我的女儿一生平安。”
一滴泪水滴落在画纸上。
谢明裳眨了下眼,将模糊的视野眨去,指尖蘸水滴,在母亲蓄满泪珠的眼眶边,轻轻一抹。
你的女儿平安长大了。
第88章 院门开着,温酒
严陆卿踏入书房时便吃了一惊。
前几日才捏好的大沙盘被推平,象征长城的小砖从沙盘北边被挪去最南边。
大片的草原戈壁地貌,占据了整片沙盘。
雄俊山脉起伏,支脉延伸,山峰顶部洒上细细的白面粉……那是长城以北的广袤戈壁,以及西北面连绵的呼伦雪山。
北境舆图挂在窗前。谢明裳和萧挽风在沙盘边并肩而坐,不约而同地凝视沙盘,对比舆图,时不时捏起一座山脉。
两人并不交谈,但眼神偶尔互视,往沙盘上指一处,对照舆图,很快便察觉误差,更正地貌。
一面红色小旗,笔直插在长城北面豁口边。那处是朔州北的边军驻扎地。
令一面小红旗沿着长城向往西北走,插在西北豁口。那处是凉州,陇西边军驻扎地。
两面小红旗的直线相隔并不很远,约莫三四百里。但直线行不通。
红旗之间的地貌,穿越了整片呼伦雪山和周边气候恶劣的戈壁。
严陆卿并不惊动沙盘边的两人,静悄悄走近沙盘,仔细观摩。
谢明裳似乎陷入回忆当中,捻起一枚黑色小旗,搜寻位置片刻,插在南北走向的雪山山脉某条支脉当中。
萧挽风凝目注视片刻,“突厥地界?”
谢明裳点点头,又摇摇头,把黑旗拔起,重新冥思苦想起来。
严陆卿不明所以,看了片刻,问:“娘子在找寻什么?”
萧挽风思忖着,取出五六面小黑旗,着重圈出南麓一处绵延山脉:“龙骨山,在这处支脉上。”
谢明裳却连连摇头。
她要搜寻的,并不是龙骨山。
萧挽风又问:“回纥九部的位置?”
他把龙骨山圈起的小黑旗尽数拔出:“并不固定。”
“回纥九部内部的纷争不少,并不聚集在一处。”
“至于你的部落,这两年的放牧地,在主脉东南草场。”
嘴里如此说着,他沿雪山主脉往东南,落下一面黑旗。
谢明裳吃惊地盯着那面小黑旗。
她给母亲画小像时,才想起母亲的族人……对方怎么知道的?!
谢明裳扔下手里一把小红旗,腾得起身。片刻后小跑回来,纸上五个大字,墨迹淋漓未干:
【为何你知道?】
萧挽风的视线扫过五字,很快又落回沙盘上。
“你说过。”
谢明裳抓着白纸奋笔疾书:【不可能!】
“你没有直说。但从你平日的闲谈、动向,猜得出。”
萧挽风如此说着,随手把小黑旗插在呼伦雪山两条支脉当中的山谷。
“你的族人狡兔三窟,戈壁几处绿洲、避风谷,都有你族人留下的暗号标记。”
突厥人在关外势大,来去如风。谨小慎微的做派,只可能是人数不多的小部落。
萧挽风开始东一只西一只地插小旗,每处小旗都是谢明裳母亲的族人经常路过补给的绿洲。
谢明裳瞠目瞧着沙盘上越来越多的小黑旗。
戈壁贫瘠,能有几处绿洲?族人的老底几乎都被掀翻了。
插到第六只小旗时,谢明裳愤然抓笔疾书:【狡猾的关内人】
不等她写完“人”字,萧挽风直接把笔管从她手里抽走,最新一行字迹墨迹全涂黑,更正:
“你也是关内人,明裳。京城长住五年,可还记得?”
谢明裳坐在沙盘边,这回抓着字纸,想了很久。
想一会儿,浓长的眼睫忽闪几次,若有所思地瞄一眼身侧的男人。萧挽风只当看不见。
谢明裳对着沙盘,伸手把黑色小旗全数拔出,扔去旁边。
这回只写两个字。
白纸摊开,墨迹淋漓的两个黑字杵去萧挽风面前:
【狡猾!】
萧挽风伸手把纸张面朝下按进沙盘里。他不认。
谢明裳把字纸往上翻,明晃晃杵进他眼里。
两人在沙盘里不出声地拉扯字纸,细沙飞溅。旁边静观的严陆卿猝不及防,被溅了满肩满袖的沙,尴尬地拍拍肩头衣袖。
“殿下,娘子,臣属还在这里……有军情回禀。”
萧挽风松开手,“说。”
谢明裳赶紧从沙盘里捞起“狡猾”字纸,悄悄捏去手里。
严陆卿今天为了回禀一桩军情而来。消息明确无误,并无任何可议之处。他言简意赅道:
“谢帅退兵。”
谢明裳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,抓一支红色小旗,指向沙盘。
严陆卿会意,抓起一把细沙,顺着沙盘南边的长城,继续往东南方向延伸,以细沙漏出太行山脉的大概走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