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卧关山(4)
仓促间无法定下时辰,只约好今日在御街边最显眼的梨花酒楼见面,不见不散;谁先到了,便在临街窗外插一支新鲜梨花。
谢明裳推开雕花木窗,把清晨折下的满枝梨花插在窗棂边,转回身坐下,开始吃朝食。
酒楼里的朝食置办得丰盛,小银碟摆了满桌。两人吃得半饱时,遮挡坐席的六扇锦缎山水屏风外传来一阵脚步声,有人从楼下踩着木梯上二楼。
兰夏纳闷咕哝着,“不是包场了吗。”
谢明裳却并不意外,放下筷子抬头去看。
有人屈指在屏风木座上叩了叩,从屏风外转进一个紫袍青年。
那人二十出头年纪,玉犀冠,绛紫暗花袍,眉宇间满是矜傲之气。
转过了屏风来,也不走近,只站在七八步外打量着谢明裳。
“我听说有人早上在御街边拦堵杜二,杜二早朝都迟了。又听人描绘了形貌,就猜到是你。”
他从头到脚把人打量完,直言:“你家如今的情形不好,不该放任你一个小娘子出来寻人。”
谢明裳的情绪早已平复下去,并不动怒,动筷夹菜:
“有话直说,骆侯。”
来人正是城南武陵侯府的当家人,骆子浚。
骆子浚是谢家大公子的同窗好友,结拜义兄弟的交情。虽只有二十五六,已经袭了爵,平辈们见面要正经行礼,尊称一声“骆侯”了。
骆子浚跟谢家兄妹都熟识,彼此并不见外。
坐下伸筷子也夹了个春卷儿,几口吃了,不再耽搁时间,直接道明来意:
“你家的情势不好。打探来的消息,男丁怕要流放三千里。”
他以筷子沾茶水,在木桌上勾勒出一幅简陋的本朝疆域地图。
“以京城为中心,往南三千里,在岭南。东南三千里,在闽越。西南三千里,百瘴之地。”
“非要在三者选其一,岭南是京官贬谪之地,你父亲有故旧好友在岭南,还是去岭南好。”
骆子浚以指腹将茶水地图抹去了,伸出筷子,又点了点谢明裳。
“至于你,杜二最近四处奔走,要把你通过官府赎买了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想什么。但要我说,他处置得不妥当。事办得顺利,也不是他自己的本事,只怕后面有人暗中推波助澜。”
兰夏在旁边奉茶,听到‘赎买’两个字,惊得茶杯掉在地上,咕噜噜滚出老远去。
谢明裳早有准备,接过兰夏手里两杯茶,一杯推去骆子浚面前,“怎么说。”
“官员犯了事,家族女眷的去处,若要我说,最稳妥的还是入宫。走些门路,打声招呼,去内省六司清清静静做个女官,岂不是最好的结果?如果定下赎买,你落到谁手里,可就说不准了。”
谢明裳自己喝了口茶,反问:“杜二赎买不下?”
骆子浚嘲讽地一笑。
“杜家号称‘百年清贵世家’,呵,京城里犯了事,清贵何时管用过?杜二自己区区六品闲职,他父亲也不过是个四品国子监祭酒,主管国子监的一亩三分地,朝中要紧的政务八竿子沾染不上。大家不好当面说他杜家没落了,见面只得口头上赞一声清贵,他竟还当真了。”
“杜二赎买不下,是钱不够还是面子不够?”
“都差得远。”
骆子浚斩钉截铁道,“明珠儿,我跟你交个底,我这处备了五千两银,准备赎你家女眷。按理说足够了。但京城勋贵多如牛毛,若到了赎买当日,有哪家以势强夺,那就不是银钱的事了……我也只能退避三舍。”说罢端起茶杯,倒像是酒杯似的,一饮而尽。
谢明裳捧着茶杯想了一会儿,开口道谢,“已经做得足够多了。骆候诚心待谢家,我也实话和你说一句,这些准备都用不着。”
骆子浚一怔,抬起头来。
谢明裳轻声和骆子浚透了几句底。
她父亲,谢家的当家之主:枢密使谢崇山,虽然和朝中文臣不怎么对付,但军中的许多将领和谢枢密使有交情。
昨天傍晚,一位姓常的禁军中郎将匆匆赶来谢宅,冒险泄露天机,说道:
圣意自有决断。
驳回了谢家女眷交钱赎买的提议。这两日会发禁军围谢宅,清点丁口,谢家女眷不是流放就是入宫。要谢家提前做好打算。
“有件事不瞒骆候。”谢明裳黑琉璃般的剔透眼睛注视过来,
“我家嫂嫂上个月探出了身孕。孕相不稳,消息未传出家门。不管流放还是入宫,嫂嫂的孩儿怕保不住,嫂嫂自身的性命也有风险。”
骆子浚吃了一惊,几乎站起身,按捺着坐下。
“你阿兄这么大的事也不跟我说!”
“这算什么大事。更大的还有,骆候敢不敢听?”
骆子浚:“你说!”
谢明裳抬手一指酒楼外停着的谢家马车,“嫂嫂昨夜随我出门,此刻人就在车里。我想送她出京。骆候,看在我阿兄和你多年的交情上,敢不敢帮?”
骆子浚咕噜噜喝几口闷茶,把茶盏砰地扔回桌上。
“若要我隐匿谢家男丁,我还需斟酌斟酌。帮扶一把嫂夫人,只要谢家信得过我骆子浚,把人交给我。”
谢明裳长长地呼出口气。
从昨夜起就堵着的心头通畅了。
骆子浚原地闷坐一阵,反过来劝解她。
“说起来,你父亲身上背着不少武勋。当年突厥大举南下侵袭,几乎酿下灭国之祸,好在你父亲悍勇,秋冬落雪季节领精兵翻越关陇道,千里驰援中原,追着突厥轻骑后头穷追猛打,这才有了后面的渭水大捷,把突厥驱赶回关外之事。”